地热替代农村散烧煤?院士提出的想法为何被网友怒评异想天开?10月初,一则著名院士杜祥琬所提出来的观点瞬时登顶热搜,引起了民众热议。
根据所言,当下我国煤炭治理中首先要治理的就是散煤问题,只要解决好散煤问题,便能极大程度上缓解我国的环境污染问题。
另外,杜祥琬院士还直言,希望到2030年,烧散问题已基本解决,甚至可以更早一点。
只是,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杜祥琬院士的话语还没落地,民众便纷纷提出了异议:
还是先让这个院士在北方农村过一个冬天,切实体验一下北方农村老百姓的生活,这样才能从实际出发,慎重讲话。
国家始终是要向前发展的,及早整治农村烧散煤问题,改为更为先进的取暖方式完全可行;
不可否认,杜院士所言确实有其不足之处,但不足并不代表没有道理。实则纵观全局,院士说出来的话也是有一定的缘由的。
那么话说回来,杜祥琬院士为什么要如此言语?他之后提出了更有效的解决办法了吗?
于北方广大农村地区来说,人们取暖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用柴火、用天然气、用电、用煤炭。相较之下,大多数北方农村地区还是更倾向于使用煤炭。据统计,散煤大概占农村能源总消耗的55%。
至于缘由,相较于其他几种,散煤热量较高,性价比最高。只是凡事有利就有弊,而其弊端也是杜院士强烈建议农村尽快停止使用散煤的根本缘由。
杜院士明确,烧散煤性价比是高,只是现阶段农村使用的散煤大多数质量都没有达到国家的标准。另外,农村也没有处理散煤燃烧后生成的废气的相关设施。
如此,大量烟尘、温室气体、酸性气体便会被排放到空气中,会进一步加剧我国大气污染,及雾霾情况。
综上,杜院士便提议,农村应停止烧散煤。当然,对于停止烧散煤后农村该怎么取暖,杜院士也给出了对应的建议。
当下,智能电网、地热取暖、风电、生物天然气等都已发展的极为成熟,农村也紧跟时代发展,将这些资源引入其中,以受其惠。
至于缘由,不过是,“不是我们要烧散煤,是我们不得不烧散煤。”针对自身靠烧散煤取暖的现状,大多数民众无奈道。
以天然气为例。当下一些农村地区已经开始着手铺设天然气管道,相较于煤炭,天然气清洁,干净,对环境污染小。
民众们当然也知道烧天然气更好用,只是天然气不是他们想用便能用到的。当然,最为根本的,还是钱的问题。
一分钱难倒英雄汉。不同于一个灶头一个煤气罐的煤气灶,安装天然气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
安装天然气需要提前做好预算,走访民意,其次勘测路线,最后铺设管道,这其中每一项目都需要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财力的投入。
然而这还没完,安装上天然气后,民众们还需购买对应的灶具。以后在日常生活中,民众每次使用天然气都需对其做对应的维护。日积月累,这又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当下,中国农村已经出现了大量的空心村。为谋生,大多数年轻人不得不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发展,家里只留有老人、儿童已是常态。考虑到老人、孩子的安全,大多数家庭并不会安装天然气。
如此,于一些经济条件不太好,人数少的村子来说,对天然气望而却步,只可远观不可上手使用便是最终的结果。为保证取暖,他们只得使用价格低廉,性价比最高的散煤。
如果有一天民众们感觉使用天然气更为方便、更为实惠,那么即便不用专家禁出言禁止,大家也会自发放弃烧散煤,而改用天然气或其他清洁度更高的能源。
大气污染情况日益严重,这一点已是不争的事实,国内国外皆如此。那么话说回来,农村烧散装煤确实是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吗?
实际上,我国空气污染源主要有三大源头,交通污染、工业排放污染、人们生活所用取暖污染及炉灶污染。
据相关数据显示,生活污染源实则并不是空气主要污染源,但不可否认的是,其占比还是非常大的。而在生活污染源中,散煤燃烧确实占据了不小的比例。
说实话,和煤炭消耗总量相比,散煤这个消费量实则并不大,但问题是,相较于其他煤炭,散煤的质量较差,再者,农村都是没有经过净化直接使用散煤的,为此,所产生的污染物排放量便相对较多。
从客观角度考虑,要从根本上减少空气污染,实现碳排放目标,切实治理“农村烧散煤现象”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只是,治理归治理,一切还要从广大农村的实际情况出发,以老百姓的切实需求为目标,从而制定有效的可施行方案才行。
针对杜院士提出的几种替换方案,在这些方案中,短期内推广清洁当属最为有效的一种,也能从根本上减少烧散煤造成的环境污染。但要长期推广的话,便需从长计议了。
也就是说,专家所言完全有其可取之处,但坏就坏在,专家没有彻彻底底从农村实际出发,切实考虑到老百姓的刚需,以致部分言论脱离民众太远,伤害到了部分民众的利益。
但话又说回来,理论势必是要走在实际之前的,毕竟唯有如此,事事件才能发展,国家才能进步。
换言之,理论和实践的不可完全兼容性自古存在,它也不是一朝一夕便能解决的。为此,针对农村取暖问题,我们只得希望相关部门能尽早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