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气片是全面小康的一支温度计

admin 2022-10-20 行业新闻 1117 0

  暖气片是全面小康的一支温度计有人说“温饱温饱,北方入冬,才知道温在饱的前面不无道理”。正在入冬的北方城市,要守住卧室、起居室及卫生间不低于18℃的供暖标准,同时直面新需求,满足人民群众对温暖过冬的美好向往。

  室内温度计,是一部变迁史。北方冬季供暖标准温度,从≥16℃提高至≥18℃,是最近十来年的事。直至新中国成立,我国九成以上人口采暖依靠柴火、秸秆、干牛粪等。1949年中国煤炭产量才3000万吨,全部拿来给全国人民烧饭,只够用一个月。随着大规模工业化,我国煤炭产量一路攀升,普通中国人终于用上了煤。最近30年,我国一直是世界第一大产煤国。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蜂窝煤取代煤球、低硫煤取代散煤。新世纪以来,煤铺逐步退出城市,“煤改气”“煤改电”从城市到乡村大规模推进。冬天更温暖了,也更洁净了。

  全球同纬度地区,我国是冬季最冷的国家之一。由于青藏高原挡住印度洋气流,我国冬季冷空气大多从北冰洋形成,经过西伯利亚加强后以寒潮形式侵入,我国冬季气温明显低于同纬度地区:东北比同纬度低14℃至18℃,黄河中下游低10℃至14℃,长江中下游低8℃,就连华南沿海地区也低5℃左右。漠河1月平均气温低至-30.9℃,同纬度的利物浦在4℃以上。三九严冬,解决亿万中国人过冬取暖问题,新中国做到了,而且一定能做得越来越好。

  柴不如煤、煤不如气。随着火红的煤炉成为几代人的温暖记忆,新时代人民群众也就有了比≥18℃更高、更多的要求。从城市供暖收费改革到人居分散的农村采暖现代化,从“看纬度”改成“看温度”的南方采暖问题,到老城区供暖管网改造问题,直到酷寒地区冬季标准室温能不能≥20℃等等,每至入冬,供暖问题都会“槽点”频现。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槽点”是对办法的呼唤。人民群众严冬“不挨冻”,有对高质量供暖的向往,内在于高质量发展要求。

  大国取暖,头绪万千。我国北方集中供暖体系是按计划经济模式建立起来的,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市场经济转型,新时代又增加了节能减排刚性要求。室内要温暖、室外要蓝天,以顶层设计推动基层实践,多年呼吁的供暖立法时机已经成熟。丹麦1979年通过第一部《供热法案》,石油危机后德国推出第一部《节能法》和《保温条例》,俄罗斯2010年实施《供热法》等,世界采暖大国经验表明依法供热的迫切性和有效性。供暖保障既是民生又是国计,要通过立法,明确政府权力与责任、企业权益与责任、个体权利与义务,统筹效率与公平,兼顾生产、生活、生态,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为困难家庭提供采暖保障,供暖时间、供暖标准、供暖界线等问题都可以在实践中依法、有序解决。

  暖气片就是全面小康的一支温度计。冬天的城市,冬天的乡村,都应当温暖、洁净而舒适。我们希望为此而自豪:冬日的中国,暖洋洋的。

  发展是共同富裕的前提条件,发展要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导向,这样就能很好地衔接起“共同”和“富裕”的关系。

  只有通过全面深化改革,进一步进行一些政策上的重大调整,使得我们的整个发展模式、增长机制和分配机制更加有利于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才能最终实现真正的共同富裕目标。

  共同富裕是人类的理想社会形态,有利于经济可持续发展,也符合中国从贫穷到小康再到共同富裕的经济发展逻辑。实现共同富裕要致力于三个方面:一是上不封顶,二是要保底,三是要扩中。

  坚持把增进人民福祉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数字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数字技术在推进公共服务均等化、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共同富裕等方面的关键作用。

  坚持好、运用好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在新时代伟大实践中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

  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满足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让每个人都能如愿地发展自我和奉献社会,让每个人都能体面地享受生活和追求幸福。

  文化的积淀是一个社会、一个民族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这个民族、这个社会能自立于其他民族、其他社会之间的“基因身份证”。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深刻、准确地理解把握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道路的丰富内涵与实践路径,进而推动美丽中国建设。

  要准确认识和适应全球政治发展演变的基本趋势和特征变化,站在历史正确一边,顺应历史进程谋求战略创新,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可靠安全保障。

  人民所表达的意愿、所创造的经验、所拥有的权利、所发挥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得到了全方位、全过程地实现,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也让每个人的能力、人的丰富性得到全面提升。

  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要坚持和发展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21世纪马克思主义,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

  深入推进军民融合战略,着力提升国家在海洋、太空、网络空间、生物、新能源等新兴领域的核心竞争力,全面构建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

暖气片是全面小康的一支温度计

  在数字经济时代,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的提升能够为厚植我国发展新优势构筑最为广泛、最为持续、最为强大的微观新动能。

  电力行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行业,是能源转型的关键领域,电力行业实现结构性转型是绿色低碳发展、实现“双碳”目标的一个极其重要的方面。

  今后五年对于助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好在哪里”“难在哪里”“路在哪里”,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梳理。

  企业是推动创新创造的生力军,要更加突出企业的主体地位。完善科技治理体系,就是要围绕科技创新体系中企业和大学这两个基本主体的定位,为企业和大学创造好的环境。

  我们应该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下,秉持平等和尊重,摒弃反对傲慢和偏见,倡导科技无国界、无障碍、无歧视的合作精神与合作理念,共同寻求科学的答案解答,共同推动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是我国不断提高科技发展水平、提升综合国力的正确选择。只要全体中国人民咬定青山不放松,充分激活中国人的潜能,中国在创新上一定能够“再攀高峰”。

  强化就业优先政策最重要的是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思想,财政、货币等宏观经济政策要将就业目标置于更加优先的位置,根据就业目标进展情况,动态调整宏观经济政策力度。

  直播电商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因此,当前市场迫切呼唤更加完善的制度规范和正面引导,为直播电商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