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供暖成为“暖心”工程

admin 2022-09-25 常见问题 1301 0

  供暖季临近,呼和浩特市出台了《呼和浩特市2022—2023年度城镇供热保障实施方案》对于今冬明春的供热质量有了新的要求,

  根据《方案》要求,供热企业连续停热超过24小时,自停热之日起要按日退还用户热费,30日内3次测温不达标,退还用户1个月的热费。

  全市供热企业还要针对历年供暖质量差、问题多、投诉多的居民小区,加大“访民问暖次数,重点小区每周至少开展一次,其他小区每半月至少开展一次。各旗县区政府督促各供热企业组建专班,安排专人负责“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接办工作,投诉问题三日内给予投诉者明确答复。

  供热企业要建立完善供热管网和热用户室内温度自动监控系统,按照热用户5%的数量设置温度自动测控装置,逐步扩大智能检测覆盖面,做到及时测温、及时反馈、及时处置。同时,在公共建筑和新建居住建筑探索开展计量供热。

  方案还要求,10月15日前,热电联产和燃煤供热企业储煤率达到60%以上,元旦前储煤率达到80%以上,春节前储煤率达到100%,热电厂燃煤储备不低于15天。燃气企业按照要求完成政府3天消费量和企业年消费量5% 储气。9月底前全市所有供热企业的设备检修率、设备完好率和热网系统注水率达到100%,10 月10日前具备供热条件。

  中秋临近,天气寒意渐浓。供暖又成为百姓关注的热点和焦点。表面上,这只不过是企业与千家万户的商品关系,实则直接关系到百姓的冷暖和政府部门在群众中的执政形象。内蒙古台特约评论员李永强认为只有让供暖成为“暖心”工程,才能实实在在“暖”到百姓心里,成为老百姓有真实“获得感”的一项民生工程。

  李永强:对于我们北方城市,供暖供热可谓是冬季最重要的民生工作。经过这些年供暖期考验,我们确实发现,首府相关部门的应对工作越来越有经验,也越来越有责任感,比如,在设备检修方面,进行“冬病夏治”;在解决供热隐患方面,开展“访民问暖”,坚持未雨绸缪,把供暖保障工作做在前面,把群众温暖过冬的需求落到实处。

  我们看到,近几年呼和浩特市的供暖时间比原定时间总会提前几天,让广大市民提早感受暖意,能够启动“看天供暖”预案,可以说离不开政府、供暖部门以及供暖企业的全方位支持与保障,据相关部门介绍,种“弹性供暖”机制在今年还会延续,无疑会让百姓心里暖意融融的。

  我们看到了《呼和浩特市2022—2023年度城镇供热保障实施方案》,供热企业关于“30日内3次测温不达标,则要退还一个月的热费”等承诺内容,无疑是这个方案的亮点,这是相关部门“把供暖之事办好,让群众所需满意”的承诺,也是“切切实实化解供暖矛盾,真真正正把百姓冷暖挂在心上”的决心。

  条条供暖措施,提升的是温度,温暖的是民心。当气温不断下降,当寒风逐渐变得刺骨,我们无法控制这座城市的冬天冷不冷,但我们可以努力做到每个百姓家中有暖流。

让供暖成为“暖心”工程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