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的朋友回避一下我和南方的朋友唠唠地暖~

admin 2022-11-07 公司新闻 1168 0

  北方的朋友回避一下我和南方的朋友唠唠地暖~大学毕业第二年,我因工作调动辗转在上海待了2年,去年冬日11月也曾出差在深圳,今年十一期间又去了趟威海(十一第三天突然降温)玩儿。至此,我真懂了什么叫“寒风刺骨的冷”,这种冷和“刮大风划过脸颊那种表皮的冷”,无法同日而语

  从这篇开始,我计划用三篇的内容,梳理下关于“供暖”,不同类型的选购及避坑,比如暖气片、电地暖、水地暖、中央空调+水模块的供暖系统。

  这是个相当复杂的工程,业内都称之为“暖通系统”,会牵扯到用电功率、燃气公司允许与否、管道设计、安装铺设、回填找平等,属于硬装水电阶段之前,就要开始的那趴。

  不论你是毛坯收房、精装房验收或是二手房供暖的改造,我都劝你这个环节想着“省钱”,省一点,后期保暖效果就会大打折扣,不如“做好预算,尽量不被坑”。

  这行没有传统意义上真正的大牌,只有德系、日系、国产的一些相对有名品牌、杂牌在业内混战,基本是全靠人的行业,所谓“三分选购在你,七分安装在人”就是这道理。

  文章纯干且长,很容易催睡,计划装地暖可以先收藏了再细看,确实很头秃,临走别忘记给yoyo点赞哦,咱们继续~

  暖气从小用到大;水暖北方普遍都是;电暖是我在上海那两年的冬日;中央空调式供暖得谢谢我姐家的300㎡大house。

  “热气往上走、冷气往下走”这是基本的热循环原理,从这个点上看,地暖更符合自然规律,自然舒适性上更胜一筹。

  地暖里面,又有水地暖和电地暖之分,就像在楼板上盖了个毯子,一个是水+管子制成的毯,一个是用电缆制成的毯;水管的更厚些,电缆的更薄些。

  从占用层高上看,电地暖更有优势,不铺回填层,只需3cm;而水地暖至少需要5cm,层高的每1cm都不能浪费啊!!

  听说有钱赚,一窝蜂的来造电缆、造电线,也不管什么辐射,规范啥的,赚快钱咯,结果市场被扰乱,过度营销(假洋牌重灾区),受伤的还是我们这些普通家庭。

  ·买电地暖基本就是看电缆品牌,尽量选合资,比如耐克森、丹福斯、温斐;国产可以看安泽,它是被写进报告的;

  ·市面上目前比较耐用的是金属芯电地暖,石墨烯碳纤维之类的据说有衰减性,还是别买了;

  · 怕辐射这事别太担心,轻微的辐射确实有,但都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不然这个品类欧洲早禁了;

  电地暖还有个水地暖比不了的优势,可以通过面板实现每个房间独立开关控制,随时开关,耗电量是可控的;

  水地暖现在也能实现,但水暖起热慢,还和生活用水现在都是一起使用,开了就不能随意关,除非远行。

  水暖和电暖最大的不同,是水暖需要想法儿加热,但电暖自身发热,不需要热源,这也就直接造就了电暖的选购、安装成本比水暖更简单些。

  水暖的热源可以直接接市政供暖系统、也可以自采暖,通过传统的锅炉烧、买燃气壁挂炉或者冷凝式壁挂炉烧水。

  近几年,冷凝式壁挂炉因为“低水压控制好、更节能”,哪里都在推,但从省钱的角度讲,80㎡以下的小户型并不适合。

  乍一看,冷凝式壁挂炉也就比普通壁挂炉贵3000,可它动辄一次1000元/年的维护费,有人告诉你吗?

  以常见的24KW为例,普通的只要5000左右就搞定,但进口的动辄价格在10000左右;用8年,4次维修4000元,直接比普壁挂炉贵3倍;

  再算上不断上涨的电费、燃气费,靠后期省出来这个理由去买“冷凝式壁挂炉”着实没必要。

  别墅或者更大户型,可以像欧美国家一样,考虑下更大功率的冷凝式壁挂炉或者直接用空气泵取暖,据说电费、燃气费也相当划算。

  壁挂炉品牌上国产可以看小松鼠、万和、万家乐、创尔特、伟星、米兰春天等;合资可以看威能(Vaillant)、博世(Bosch);意大利的阿里斯顿(ariston)、依玛(immergas)、林内等。

  按照不同的铺设方法,水暖和电暖加回填层叫“湿式地暖”,不加就是“干式地暖”;

  湿式铺设施工比较复杂,但性价比高,北方80%地区都用的这种铺法,会占据10cm的层高;

  从毛坯交付层往上,依次是找平层(或传统用木龙骨搭建2cm)、白晶板+铝箔纸保温层、挂网固定(有的有、有的没有)、卡扣固定水管、水泥或者豆子砂浆浇筑找平层、装饰层。

  干式地暖没有回填层,固定用的是造价相对较高的挤塑板、铝箔纸一体的保温层,相应也会省下2~3cm的层高,但造价高,普通人家里用的并不多。

  网传“水地暖会比电地暖更舒适”,这就很扯,同样做湿铺的话,水暖会起热很慢,根据面积和瓦数需要半天到1天的时间,而电暖几个小时就达到了设定温度。

  同在5小时后,电暖一定比地暖舒服了;但同在1天后,在设定温度相同的情况下体感并无差别。

  综合对比,水地暖适合集中供暖的地方,是集中供暖改地暖的最划算了;家里长期有人的,自采暖也可考虑水暖,开着不关,不算很浪费;

  电地暖起热很快,适合朝九晚五的上班族;如果各地有阶梯电价补贴政策,小户型使用电地暖也很划算,60㎡以上户型很容易超过用电阶梯价,稍微有点吃亏。

  如果说预算,电地暖前期投入的多一些,后期几乎不需要保养,如果漏电只能拆了全换;水地暖前期投入相对少些,但有使用2~3年,会有维护费。

  电地暖相关的信息,我们再对比中已经了解的很全面了,下面我们深挖下水地暖的选购、施工坑点。

  这个公式我们在前面看到了,如下图,这是一个完整的水地暖示意图,不同环节涉及的主材、辅材一目了然。

  集中供暖的很简单,打开你家橱柜下面或者玄关进门下面有个盒子,里面装的就是地暖的控制两大件了,阀门(球阀)、分集水器;

  家里自采暖的去厨房橱柜下面,或者生活阳台上找,这丑了吧唧像老巢一样的,基本都在藏起来了;

  热源更简单,自采暖基本都是又爱又恨的壁挂炉,天天制造噪音又离不开,这个在对比那一趴说过了,过。

  管道和保温层你看不见,在地板或者瓷砖下面呢,湿铺那一趴讲的很详细,复习下这张图

  水地暖完美不漏水这话没人敢说,但漏水是有迹可循的,大多都在管道的连接处。

  水地暖连接点最多的属分集水器了,分集水器是以组划分的,上供水下回水,一列为一回路,计价也是以一回路为一组,通常在260~320/每回路不等。

  按照国标规定,一回路要控制15~17㎡的供暖,使用管长按经验折算为70~80m左右;如果是传统的小户型房间,一个回路就够一个房间的供暖了。

  如何计算你家需要几回路?实测供暖面积÷15或17就可,再X每回路单价 (比如是260元/每回路)就是分集水器的总花费了。

  可以说,分集水器是水地暖的核心零部件,它控制水流,直接决定房间的温度,进口有那种标准计算流量的,但很贵。

  控制水的流量需要相对频繁的操作,是个损耗品,普遍质保2年,一般好的品牌用8~9年没问题。

  怕漏水,同时能相对好控制流量的就选一体式锻造分集水器,它和传统分集水器最大的区别就是管道的接口处是一体的,没有需要手动拧紧的连接口,所以会避免漏水。

北方的朋友回避一下我和南方的朋友唠唠地暖~

  分集水器的材质分为黄铜、铜合金、不锈钢、PPR等,主流大牌都是黄铜、铜合金材质的一体锻造式的多,在防腐蚀、密封性和产品寿命上会更高一筹。

  地暖市场的主要分集水器品牌有:卡莱菲、嘉科米尼、丹弗斯、欧文托普、艾美蒂、柯耐弗、曼瑞德等。

  温控器一般与分集水器配套使用,几个房间选几个,因此分集水器厂家一般多有自己品牌的温控器,品牌同上。

  管材都是很成熟的行业,号称质保50年,只要不买杂牌、正确施工,正常使用下问题不大。

  主管是壁挂炉到分集水器的一段管路,或者是集中供暖源头到分集水器的一段路,比副管粗一些,有PPR、PPR铝塑管、稳态管等材质,比较耐用的是PPR铝塑管。

  现在大多数地暖的管材(辅管)都用2cm口径的PRET三层或五层阻氧管,伟星、金牛在主推,性价比挺高,价格在120~140元/㎡之间;

  好点的会用PE-Xa/b/c系列,国内用的最广泛的是PE-Xa系列,价格适中,PE-Xb和Xc系列制作难较高,一般都是进口,国内佛塑旗下的保利能做,就是贵;

  以前还有Pb管,但因太容易划伤逐渐被淘汰,注意!有些游击队,报价奇低的杂牌,用的就是这种管子,不漏才怪,避坑避坑;

  建议管材到家还是打开包装,对着表格验收下是不是合同里的型号,副管的外层一般都有类似于的型号串列。如下图

  欧标里是明确规定管子必须+阻氧层的,否则不合格,国内没有明确规定,但因为水中的杂质太多,容易腐蚀管道,还是建议大家选阻氧管。

  其实就是在管道内壁、外壁上加了阻氧涂层,三层薄,五层厚,我倒觉得差别不大,加了就行。辨别的时候可以上手摸,加了会比较细腻反光,不加手感是粗糙的塑料感,有杂质。

  担心热量传递到楼下,肥水怎么才能不留外人田?这就得看保温层的选购、施工细节了。

  ·管道的铺设密度,自然是越密越好,但也不能太密影响回填层施工和热量传递,普遍性间隔20cm就好,转弯的地方多用点卡扣;

  TIPS:常见的反射膜有牛皮纸的、无纺布的、铝箔单面、双面的,双面铝箔纸会比较厚,看背后。

  保温板大约厚2cm,直接铺在地面找平层之上,防止热量流失到楼下的,选择透光度最好的白晶板色,环保又实用;

  避坑有品牌或者路边摊会用黄色或者蓝色的挤塑板,这种不环保,会增加甲醛释放;

  无法辨别是就用电筒灯在保温板后面照一照,主要看杂质多不多,在家里验收是同样的方法,不行让厂家拿回去立马重改;

  提个醒,辅材类有个品牌叫绿羽,品牌及材料东西都不错,但这个品牌太火竟然有人在仿,认准logo啊~

  1,保温板、反射膜都是由尺寸的,板板之间、膜膜之间一定要用铝箔纸胶带粘贴起来,不贴不合格

  如果是湿铺地暖,回填层最好要豆石(小鹅卵石)混凝土或沙浆回填,这样更容易留存热量。

  记得提前备个小木板或者水桶,方便搅拌,拒绝直接在水管上搅拌,容易损坏管子。

  回填的价格各地不同,北上普遍报价在50~70元/㎡,你们家呢?可以评论区补充下,这笔钱也不少呢。

  进口的比如瑞好、威能等;合资的比如日丰、威能(Vaillant)、博世(Bosch);国产的比如小松鼠、万和、万家乐、创尔特、伟星、米兰春天(只服务北京、天津)等;

  因为地暖是个极重安装的工作,大多数品牌都会选择大的、有实力的供应商去合作铺垫市场,

  与其看品牌,不如看当地的经销商,经销商的靠谱度决定了家里安装的最后效果。

  不论你最后是奔着“进口”来的,还是看上了某个品牌的xx技术,不如黑纸白字,统统写进合同里。

  合同的颗粒度要细节到材料、型号、尺寸、计价方式、总价以及享受的对应的服务。

  · 这里注意,品牌方一般不含回填,即使他们包回填也是从第三方寻找;挂网是为了防开裂,这个各品牌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不一定都有。

  主流的计价方式,是先实测供暖面积,根据供暖面积设计供暖方案,出效果图后才最终报价。

  地暖的总价=副管的单价/㎡ x实测面积+分集水器x路数+主管单价/m x 总米数+壁挂炉+阀门+实测面积x回填单价 元/㎡

  刨除橱柜、衣帽间定制柜占去的10㎡,剩余35㎡,分集水器35÷17≈2路;

  了解完这些,你基本可以直接去品牌方那边买买买了,结尾再附个安装铺设的验收TIPS,不吃亏!

  2.打压测试,刚开始的压力值在0.4~0.8Mpa,持续2~3天后可进行地面找平;压力值一般稳定在02~04Mpa范围内,属于正常,装修可继续。

  精装房地暖验收可依据这个数据进行,如果压力值在0.1以下,可能就是漏水或者管道损坏了。

  8.区域面积大于30㎡/过道长度>

  6m/过门槛处,复杂地区交界处,要做伸缩缝;

  9.分水器不能太近,间隔最少10cm,最后一定要做保温套,不然温度太高容易伤手;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

微信扫一扫添加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