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暖赛道除了热立方都有谁冲起了浪?未来十年,我国南方供暖市场总规模约5000亿,每年增量约400亿。对于暖通厂商来说,这个赛道无疑蕴藏着巨大的机会。然而,庞大的数字背后也裹挟着复杂的问题,采暖市场尤其是南方市场被切割得小而分散。在大行业、小企业的局面之下,谁有机会破局冲浪?
在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划定的南北供暖线,被称为暖气的“划江而治”。自此,北方部分城市以集中供暖为主,而南方居民在冬季则要忍受“魔法攻击”。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升,南方居民对于供暖的需求日益高涨。南方能否像北方一样实现大规模集中供暖?早在2015年的采暖季,住建部就曾回应:提倡南方地区科学地选择适宜采暖方式,采用分散、局部的供热方式,解决个性化采暖需求。
这里提到的“个性化”——家庭户式采暖,才是南方暖气市场真正的增长点和着力点,包括:空气源热泵地暖、燃气壁挂炉、电采暖等分户式独立供热方式,它们在5000亿市场里或大有可为。
但在这些个性化的机遇中,未必每一条细分赛道都是蓝海市场。以使用成本相对较高的燃气壁挂炉为例,它一方面受化石燃料的市场供给及价格波动影响较大,日常使用成本高且不可控,不是普通居民能消费得起的采暖设备;另一方面,受全球能源消费转型影响,以化石能源作为燃料的取暖设备将被清洁能源逐步取代。而以相对成本较低的电采暖产品为例,其能效低,采暖的舒适度也并不令人满意,注定只能成为市场短期过渡性产品,从电采暖产品近几年在市场上持续走低的形势就能窥见其未来的发展走势。从长期来看,空气源热泵地暖则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机会。
毫无疑问,在全球能源转型和碳减排目标下,高效、节能、环保的产品已是采暖市场的大势所趋。国际能源署(IEA)也提出,到2045年全球一半以上的取暖需求将由热泵满足。
热泵技术作为一种清洁能源技术,它脱胎于冷暖空调压缩机冷媒系统。不同的是,其节能性差异较大,以空气源热泵为例,它的COP值(热效能转换)普遍为300%以上,部分品牌产品的COP值甚至达到425%,而传统空调直接用电加热,其COP值仅在100%上下。
目前市面上常用的热泵主要分为三类——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地源热泵。其中,空气源热泵是最经济、最成熟、最容易实现的方式。空气源热泵的发展距今已有接近200年的历史,技术迭代与应用已经非常成熟;其初始投资较低,有利于家用或中小型商业建筑应用;另外,空气源热泵适用温度范围广、地理条件限制小,不受阴、雨、雪等恶劣天气和冬季夜晚的影响。因此,空气源热泵也最有利于大规模普及。
尽管空气源热泵技术用于采暖的高效、节能、环保、舒适性毋庸置疑,然而就其国内应用推广来看,目前的市场体量还相对较小。根据《2021年中国热泵供暖产业发展年鉴》数据显示,我国2021年空气源热泵行业内销市场规模为178.5亿元,热泵用于供暖、热水和烘干的占比分别为49.7%、39.8%、10.5%。
有行业人士分析认为,热泵采暖的产品目前主要以两联供(采暖、制冷或采暖、热水)和三联供(采暖、制冷、热水)为主,产品每平方米的造价超过700元,一套房子安装两联供或三联供产品,初装成本8万元以上,只有少数高端用户才用得起。而大部分中国家庭用户在制冷、热水上的使用需求实际上已经有了很好地满足,但是在取暖这一需求上痛点非常明显。
2022年,在热泵领域耕耘近20年的热泵十大品牌热立方发布“聚焦采暖”的新战略,力推针对大众用户的新一代地暖机,产品不仅节能舒适、安全环保、静音长寿。更为关键的是,它的产品售价比两联供、三联供产品低得多,目的是要让普通家庭也能用得起暖气;另外,单采暖功能的设备安装更简单,基本不需要售后维护,更有利于在大众市场的大规模推广。
总而言之,在有巨大机会的采暖赛道上,各个企业纷纷摩拳擦掌,部分品牌已轻装上阵、技术娴熟地冲起了浪,沉寂已久的采暖市场必然暗流涌动,谁会成为乘风破浪的一哥一姐呢?
版权说明:该文章来源于企业供稿,制冷快报仅提供展示,如文字、图片内容有涉嫌侵犯您的版权,请联系我们删除,制冷快报不承担该内容侵权责任!删稿联系方式:0731 - 85463187(工作日8: 00 - 17:30)
9月2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称,由于发现多处设备故障,“北溪-1”天然气管道将完全停止输气,直至故障排除。 据悉,“北溪-1”天然气管道2011年建成,东起俄罗斯维堡,经由波罗的海海底通往德国,是目前俄罗斯对欧洲的主要输气管道。随着“北溪-1”的无限期关闭,欧洲“断气”问题再次成为欧洲舆论关注的
白露之后,一夜凉过一夜。对凉意最为敏感的是梧桐,秋天稍往深处去一点,它便开始落叶,去往它来时的地方。那个地方,梧桐叫“根”,我们叫“家”。
从名称一看便知它是用于采暖的设备。从远古文明到现在,人们从未停止对取暖方式的探索,从烧柴取暖到燃煤取暖、燃气取暖,采暖并未脱离燃烧方式,而地暖机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以非燃烧的方式,获得“可控”、“可持续”热能的采暖设备。